当前位置:主页 > 教育动态 > 国内教育动态 >

从环境整治到公筷公勺,上海将防疫经验化为健康风尚

分类:国内教育动态   阅读:

新华社记者龚雯、仇逸

  早晨六点半,戴好口罩、护目镜,穿上防护服,背着近20公斤的消毒药水装备,是李文明和同事们每天开启在集中隔离观察点工作的“标配”。

  作为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康宁鑫洁爱国卫生服务社社长,李文明从1月27日起和社里20多名专职消毒员在4个集中隔离观察点24小时值班,至今已经70多天。“一天大约要工作十几个小时,从顶楼开始,到每一层楼道、房间进行消毒,最忙的时候2名女同事一天要消毒100多个房间,身上常常勒出一条条红印。”李文明说,“疫情来了,哪里需要我们,我们就去哪里。”

  除了集中隔离观察点,康宁鑫洁爱国卫生服务社里还有20多位消毒员负责新泾镇33个居委会、120个居住小区的公共场所每日消毒杀菌工作,包括及时清除辖区内各类蚊、蝇孳生地,投放除害药物,完善防鼠防蚊防蝇设施等,全方位为超过14万名居民提供安心的生活空间。

  “以前居民不太了解我们的工作,这次疫情,大家对社区卫生和安全的意识明显提高,不仅居民共同参与,很多单位也越来越重视日常防疫。”李文明说,“有时候我们也当一回‘老师’,对企事业单位的清洁整治工作进行指导、纠错。”

 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,上海市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发动群众的优势,一手抓环境卫生整治,一手抓健康科普宣传。全市围绕居民小区、商务楼宇、集贸市场、沿街门店等七类重点场所,在790多家农贸市场、4000多个建筑工地、6800多个环卫公厕和社会公厕、1.3万个居住小区、24.5万沿街商户部署落实环境卫生清洁、病媒生物防治和消毒工作。

  同时,上海积极广泛开展健康科普,市健康促进中心主任吴立明说:“在每个疫情发展重要节点,都有权威专家释疑解惑,同时,科普宣传也成为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的重要内容。”

  “不是简单的打扫卫生、除四害,爱国卫生运动的内涵,包涵了提高健康素养、社会心理疏导等多方面。”新泾镇社区管理办公室科员薛舒娜说,“今年4月是全国第32个爱国卫生月,与往年相比,在疫情之下,爱国卫生运动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,许多健康教育活动搬到了线上,通过微信、微博、抖音等推送宣教内容,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参与。”

  如何把握广大市民健康意识高涨的形势,将珍贵的防疫经验转化为2400多万市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,成为爱国卫生运动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新抓手?上海以问题为导向,针对一些卫生健康陋习,着眼全体市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持续提升,制定了《上海市民卫生健康公约》征求意见稿。公约将在广泛听取市民意见,汇集民智民意、修改完善后正式推出。

  公约中包括“公筷公勺用起来”。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等4部门向全体市民发出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,16个区纷纷响应,2.5万余家餐厅表示要推广使用公筷公勺。抽样调查显示,92%的市民赞成使用公筷公勺。

  2003年,上海在全国特大城市中率先启动建设健康城市行动,2005年,“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”增挂“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”牌子,成为国内最早设立健康促进委员会的省区市之一。全市连续12年向800多万户家庭发放健康礼包。

  据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监测显示,上海市民健康素养连续12年呈上升趋势。

·上一篇文章:广东中考延期举行 顺延一个月安排在7月20-22日 各地最新开学信息
·下一篇文章:无

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:




    版权声明: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仅作为参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!


    上一篇:湖北2020年高考时间公布

    下一篇:广东中考延期举行 顺延一个月安排在7月20-22日 各地最新开学信息


      相关推荐

    中国现代家风建设网校

    联系我们